第十三届山东省师范类高校学生从业技能大赛
导语 当青春遇上教育梦想一场激动人心的较量即将拉开帷幕。第十三届山东省师范类高校学生从业技能大赛全新的赛场,等你挑战!
第十三届山东省师范类高校学生从业技能大赛
参赛对象
全省普通师范类专业2026届毕业生。其中,研究生参赛范围为教育学学术学位研究生(专业代码0401)、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(专业代码0451)和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(专业代码0453);音乐、体育、美术学科研究生参赛范围为体育学(专业代码0403)、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(专业代码0451)、体育(专业代码0452)、音乐与舞蹈学(专业代码1302)、美术学(专业代码1304)、艺术学(专业代码1301、1352、1353、1355、1356、1357);不含已有工作单位的定向培养研究生。参加小学学段比赛的须为普通高等教育专科及以上层次在校生,参加中学学段比赛须为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及以上层次在校生。
时间安排
本届大赛于2025年3月至7月举行。
组织发动阶段
各有关高校精心组织,加大宣传力度,讲究方式方法,注重宣传效果,动员广大师范类专业师生积极关注参与赛事。
校级初赛阶段
各有关高校健全机制,科学谋划,统筹部署,制定完善校赛方案,于4月15日前组织开展校级赛事。号召普通师范类专业2026届毕业生积极参加校级初赛。
省级预赛阶段
由省教育厅组织实施,于5月下旬进行模拟上课网上评审工作;音乐、体育、美术学科专业技能现场测试。
省级决赛阶段
由省教育厅组织实施,于7月中旬举行,同时举办现场供需见面活动。
省级预决赛安排
比赛分组
省级预决赛均分为学前、小学、初中、高中4个学段28个学科。其中,小学学段包括语文、数学、英语、音乐、体育、美术6个学科。初中学段包括语文、数学、英语、物理、化学、生物、道德与法治、历史、地理9个学科。高中学段包括语文、数学、英语、物理、化学、生物、思想政治、历史、地理9个学科。初中、高中学段的音乐、体育、美术学科不单独设置,统一为中学学段。
选手组成
学校推荐选手
各高校根据学科专业设置和校级初赛情况,在每学段、每学科中各推荐不超过1名优秀选手直接参加省级决赛,音乐、体育、美术学科推荐选手须参加省级预赛专业技能现场测试。
随机抽取选手
省教育厅根据各高校提报选手学科学段信息,从每学段、每学科参赛选手中分别随机抽取10名选手向高校反馈,由高校最终选定3名选手参加省级预赛,同时提报模拟上课参赛视频。每名随机抽取选手只能参加一个学段、一个学科的比赛。
“一专多能”选手
按照不超过本校推荐选手限额10%的数额,各高校择优推荐本校“一专多能”选手参加省级决赛,通过“大赛平台”提交并完成确认。每名“一专多能”选手只能参加同一个学段两个学科的比赛,比赛成绩单独计算。
学校推荐选手、随机抽取选手和“一专多能”选手不得兼报,音乐、体育、美术学科不设“一专多能”选手。
比赛流程
省级预赛
包括模拟上课网上评审和专业技能现场测试两部分。
(1)模拟上课网上评审。面向学校确定的所有学科随机抽取选手。所有随机抽取选手须自行录制模拟上课参赛视频(视频格式mp4、mkv文件,时长不超过10分钟,大小不超过200M),并在大赛规定时间通过“大赛平台”提交。
(2)专业技能现场测试。面向音乐、体育、美术学科推荐选手和随机抽取选手,在齐鲁师范学院参加现场测试。
(3)成绩公布。省教育厅择优确定各学段、各学科省级决赛入围选手名单在大赛规定时间进行公布,入围人数为参赛选手总数的三分之一,不考虑不同学校之间人数的平衡。
省级决赛
面向学校推荐选手、随机抽取选手和“一专多能”选手。比赛分为随机题目模拟上课、答辩,届时还将举行闭幕式和现场供需见面活动。
(1)随机题目模拟上课(准备时间90分钟,模拟上课时间10分钟)。参赛选手从大赛题库中随机抽取模拟上课题目,使用候场室的教材(大赛竞赛组提供)做参赛准备。根据抽取题目要求自行进行教学设计,自主选择一个“教学片段”或“环节”进行模拟上课。模拟上课须使用黑板板书辅助授课,不使用PPT。学前学段的比赛同时需要选手重点展示声乐、器乐、绘画、舞蹈等基本技能。
(2)答辩(时间5分钟)。参赛选手同时抽取一个综合题、一个专业题,现场作答。答辩内容包括育人理念、师德师风、学生管理、新课标及专业教学相关内容。其中,各学段英语学科参赛选手应使用英语答辩。
(3)钢笔字考察(时间30分钟)。参赛选手使用自带钢笔(黑色墨水)或黑色签字笔以“楷体”抄写指定文本。不得使用翘头美工笔等特殊书写工具,不得做任何标记。